本站原创 | 行业动态 | 企业动态 | 政策法规 | 市场评述 | 新品速递 | 原材料行情 | 综合新闻 | 阀门曝光台 | 阀门市场 | 阀门协会 | 本站动态

资讯首页
当前位置:全球阀门网 > 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突破复杂地质环境勘探技术瓶颈

作者: 2014年07月10日 来源:中国能源网 浏览量:
字号:T | T
近年来,在复杂盐岩层、高非均质碳酸盐岩、火成岩、变质岩等复杂地质环境中获得越来越多的油气发现,这些区域大多具有强烈褶皱变形、岩层高陡、油气水关系高度复杂的特征。针对这些新情况,本届世界石油大会油气勘探

    近年来,在复杂盐岩层、高非均质碳酸盐岩、火成岩、变质岩等复杂地质环境中获得越来越多的油气发现,这些区域大多具有强烈褶皱变形、岩层高陡、油气水关系高度复杂的特征。针对这些新情况,本届世界石油大会油气勘探与生产板块中专门设置了“复杂地质环境的挑战”论坛。

    对于不同复杂储层,没有唯一的解决手段及方法。该论坛讨论了包括印度强变形陡构造地区、伊朗复杂孔隙系统砂岩储层、沙特阿拉伯复杂盐下构造、中国复杂山地区等典型复杂油气藏的勘探中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大会共发表了宣讲论文4篇,张贴论文9篇,川庆物探公司唯一代表中国入选该论坛宣讲论文,在会上做了复杂山地地震勘探进展及应用的报告,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论文主要讨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中国复杂山地区油气勘探面临的主要挑战。中国西部盆地具有高度复杂的油气地质环境,表现在地表高度复杂、地下油气地质高度复杂,给山地地震勘探带来了四大挑战:一是野外采集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二是获取的地震资料信噪比低、静校正问题突出;三是高陡复杂构造成像、偏移归位困难;四是薄储层、致密储层描述难度大。这些因素互相联系也互相影响,一个环节解决不好就有可能影响下一个环节的解决,因而单项技术进步不足以解决山地地震勘探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必须寻求系统的解决方案。

    第二是复杂山地地震勘探主要技术进展。针对复杂山地、复杂油气藏地震勘探面临的困难和需求,经过50多年的持续研究与不懈实践,川庆物探公司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针对山地地震采集、处理、地震地质综合解释及软件研发等系列技术,有力地支撑了山地复杂油气区的勘探,在大会上介绍了近年来在复杂山地取得的主要十大技术进展,包括复杂表层调查技术、高精度遥感技术、宽线大组合地震勘探技术、宽方位三维地震技术、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基于变速成图的复杂构造描述技术、微地震监测技术及全球唯一针对复杂山地的Geomoutain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软件。

    第三是复杂山地地震勘探取得重大进展的实例。介绍了在中国塔里木盆地利用宽线技术取得的盐下深层构造油气勘探的重大进展,以及在四川盆地多方向应力引起的多方向复杂构造取得的勘探成效,有力地证实了复杂山地地震勘探技术的有效性。

    通过在大会上发表演讲,既体现了中国在复杂山地区地震勘探的实力,也交流了最新的技术进展,引起了许多与会者的关注,进行了有益的交流和思考。

    总体来说,对于复杂山地区地震勘探,必须坚持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解释以及软件研发一体化发展,坚持特色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推进物探技术的特色化、差异化、精细化、一体化,特别是要重点推动复杂山地区采集技术(灰岩出露、巨厚黄土区、火成岩及变质岩出露区)、叠前偏移三维速度场建模技术、起伏地表叠前深度/逆时偏移技术、微地震监测技术、流体识别技术,以及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等重点技术的发展,不断突破山地地震勘探的技术瓶颈,为复杂油气藏的勘探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作者:韩小俊,为中国石油川庆钻探物探公司科技部副部长)


全球阀门网(www.famens.com )友情提醒,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全球阀门网!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或者作者自行发布,本网发布文章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给访问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同时本网亦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适当处理!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86-571-88970062


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帮助中心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阀门助手

广告热线:0571-88970062 服务热线:0571-56077860 传真:0571-88971936
广告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会员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服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友情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件:service#famens.com  销售邮件:sales#famens.com 投稿邮箱:famens-bj#foxmail.com

备案号:浙ICP备09057929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10307 版权所有©全球阀门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