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原创 | 行业动态 | 企业动态 | 政策法规 | 市场评述 | 新品速递 | 原材料行情 | 综合新闻 | 阀门曝光台 | 阀门市场 | 阀门协会 | 本站动态

资讯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市场评述 > 正文

技术性可靠 环保洁净是紧固件发展的需要

作者: 2007年08月13日 来源:《紧固件》季刊编辑部 浏览量:
字号:T | T
“紧固件企业应当注重技术改造,不断提高紧固件制造水平,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过去的10年,中国的紧固件行业的高速发展,已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一部份。可以说,世界上最著名的贸易商均通过
 

   “紧固件企业应当注重技术改造,不断提高紧固件制造水平,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过去的10年,中国的紧固件行业的高速发展,已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一部份。可以说,世界上最著名的贸易商均通过中国找到了他们的OEM,但是由于多数紧固件企业生产的粗放型经营,能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紧固件企业应当注重技术改造,不断提高紧固件制造水平,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技术的先进性    

    紧固件制造的技术涉及面较宽。现在,国内紧固件产品的成形,主要为“热塑成型+(辅助性切削加工)+螺纹加工”和“冷塑成型+(辅助性切削加工)+螺纹加工”两大类,且以采用自动成型的冷镦成型为主要生产方式。    

    国内外最大差异在于所采用设备的精密程度不同,控制水平、附加功能效率、可靠性等不同,不少企业先后购置多功位螺栓、螺母冷镦机,从四模四冲到六模六冲冷镦机,相对价格高昂,但物有所值。对于制造异型件、高精度零件的确体现了技术水平的提升。    

    在自动多功位冷镦机已成为全球紧固件行业的主流装备之后,国内外新一轮装备创新势必在酝酿中或新一场装备更新在某个时候又会到来。    

    紧固件产成品的洁净化是十分重要的项目。电镀紧固件外的成品都必须清洁干净,有充分利用超声波清洗、水溶液清洗,完成紧固件产品的清洗,再转入发黑、磷化、上油。    

    2.少无污染排放    

    国家对企业生产的环保和排放提出了更高严格的要求,拉拔工序必须考虑更新和改造原有的老设备,同时加大投资购置无污染排放的高新技术设备,改善生产和周边环境,对磷皂化液采用回收利用,废酸液收集,减少或避免对外有害气体的排放,创造綠色的生产环境。    

    3.生产过程控制稳定可靠    

    对冷成型工序和热处理调质、渗碳工序进行生产全过程系统控制。由于冷镦成型机效率较高和连续式网带炉生产量大,通过专用自动检测装备对不规则、开裂、产品混杂以及不合格产品分选出来,不仅可以保证成品质量,而且节省人力、物力,使后续表面处理加工得以简化,综合经济效益是十分明显的。    

    4.设备的维护保养    

    在紧固件制造过程中,设备的稳定和可靠性是确保产品质量稳定的重要条件。目前,国内外冷镦成型机和连续式网带炉设备的生产商较多,重要元器件均按照各自标准进行选择和制造,给用户的维修和维护带来了许多不便。

为了给予用户提供方便,促进高技术高效率的设备的推广应用,建议设备生产商在各地(主要紧固件生产基地)建立备件库,提供快速的技术支持和保障,以减少用户的后顾之忧。    
    自7月1日紧固件产品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5%,对附加值本来就十分有限的紧固件企业来说,首先,提高制造品质并降低工模具消耗成本;其次,减少生产辅料的成本,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开源节流”。由此可见,紧固件装备技术性可靠,环保洁净是首位,尤其是在节能、节约运行成本方面的优势更为突出。

    为此,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紧固件企业应将投入新一轮的设备技改高潮中。

 

标签:阀门新闻 阀门行业 市场评述

分享到:
免责声明: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或者作者自行发布,本网发布文章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给访问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同时本网亦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适当处理!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86-571-88970062


关于我们 - 刊登广告 - 服务项目 - 联系我们 - 会员说明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企业展示 - 阀门助手

广告热线:0571-88970062 服务热线:0571-56077860 传真:0571-88971936
广告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会员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服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友情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件:  销售邮件: 投稿邮箱:

备案号:浙ICP备09057929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10307 版权所有©全球阀门网